轉載丨郊區舉辦“悅江大講堂”——生態文明專題講座
發布日期:2024-04-03 瀏覽次數:1859
為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如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4月3日上午,“悅江大講堂”第七講——生態文明專題講座在區行政會議中心多功能廳舉辦。區委常委,區人大常委會、區政府、區政協領導班子成員,區法院院長,區檢察院檢察長,區政協秘書長,區直各部門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區經開區主要負責同志,各鄉鎮辦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第八批選派干部,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在村鍛煉選調生,以及區直機關部分年輕公務員代表、區直事業單位部分工作人員代表,共計280人參加。
講座邀請到了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師、生態學博士宋昌素作題為《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專題輔導報告。宋教授用豐富的經驗、生動的語言、經典的案例,緊緊圍繞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內涵意義、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進展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主要機制三個方面進行了深入闡釋,特別是重點就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主要機制著重從四個方面進行了高度概括和總結提煉,為下步更好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確了路徑。聽課人員紛紛表示,這是一堂生動豐富的講座,對今后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具有借鑒意義。
吳偉在主持中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各級單位要進一步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鮮明導向,抓住生態項目、強化環保作風、勇于實施,以“保護即是發展、綠色即是生命”的理念,深化生態保護改革,加強資源要素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要加大生態工程建設力度,既要抓住機遇、爭取項目,大力推進生態產業發展;又要保持定力,增強對生態環境變化的敏感度和鑒別力,努力引進一批有影響力、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項目,為構建現代化幸福美麗新郊區建設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