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丨?連續4個季度挺進全省第一方陣!區委書記詳解背后原因
發布日期:2024-06-19 瀏覽次數:1741
6月17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通報,銅陵市郊區獲得2024年第一季度投資“賽馬”激勵,這是繼2023年第三、第四季度后,銅陵市郊區連續第三次獲得季度“賽馬”激勵。
在2023年,銅陵市郊區GDP、固定資產投資、新開工制造業投資增速分別為7.1%、18.5%、147%,全年四個季度經濟運行排名在全省45個市轄區中分列第2、第9、第1、第8位,實現連續四季度位列全省前10。
安徽這個區是怎樣做到的?今天,決策雜志(微信ID:juecezazhi)刊發區委書記王所寶的文章,詳解背后的深層原因。
01
挺進第一方陣
大量事實證明,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風,敗也在干部作風;一個地方的事業,興在干部作風,衰也在干部作風。
銅陵市郊區聚焦安徽省委提出的“五大”要求和“六破六立”大討論活動,深入貫徹落實銅陵市委提出的“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等部署要求,在精心組織開展作風建設提升年、奮進年基礎上,乘勢而上、持之以恒推進作風建設,深入開展作風建設鞏固年活動,不斷增強解放思想的緊迫感,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營造狠抓落實的良好局面,努力形成基礎更牢、動力更強、質量更高的向上向好發展態勢。
新征程上,實現高質量發展,干部是決定性力量,作風是關鍵性因素。圍繞發展抓作風,創優作風促發展,才能實現作風與發展的互融共促、同步提升。
一是全力以赴拼經濟。銅陵市郊區把作風建設貫穿到實體經濟發展的全過程、各領域,大力開展作風建設主題年活動,組織實施“清家底 補短板 爭進位”專項行動,把經濟運行作為“賽馬場”,持續拉高標桿、爭當一流。
2023年,連續4個季度經濟運行排名全省前10,2次獲得省政府投資“賽馬”激勵,2024年第一季度再次獲得“賽馬”激勵,這不僅顯示了銅陵市郊區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的強勁勢頭,也體現了在作風建設上的堅定步伐。
二是只爭朝夕攻項目。項目是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是區域競爭的制勝法寶。銅陵市郊區深入實施重大項目攻堅突破年活動,堅持招商引資首位工程、長期工程不動搖,匯聚“四大班子”牽頭招商合力,以“鏈長制”招商為抓手,深挖在外鄉賢、商協會等資源,真正大抓項目、抓大項目。
2023年,新簽約總投資52億元的國軒高科控股德鋰鋰電池綜合利用及PACK產業化等億元以上項目82個,總投資264.3億元;其中拿地項目17個,總投資158.4億元。牢牢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充分運用“星期六會商”“紅黃綠三色預警”等工作機制,跑出了項目建設“加速度”,2023年參加省開工動員項目46個,總投資93.61億元,開工率100%。
三是持之以恒優環境。營商環境是生產力、競爭力,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哪里的營商環境好,要素自然扎堆,吸引投資必然有力。
銅陵市郊區樹牢“金杯銀杯不如企業家的口碑”的理念,全面推行說“不”提級管理,嚴格落實領導干部聯企包保機制,共有129名干部擔任“企業首席服務官”,主動上門為企業解決問題501件;搭建“悅江·黨建會企廳”,深入開展周六“親清有約”助企服務日、“悅江·政企茶敘”等現場辦公活動71期,協調解決企業用地、資金需求等事項182件,真正讓企業“辦事不求人,辦事真方便”。
02
讓“閱卷人”打高分
群眾是檢驗能力作風建設的“閱卷人”,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
在為民服務上堅持民呼我應。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銅陵市郊區始終把群眾的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發揚“四下基層”的優良傳統,創辦“民聲呼應”工作平臺,圍繞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群眾關切問題編印《民呼我應》11期,快速有效解決143件“急難愁盼”問題。深入實施江北水廠支網入戶項目,完成管道提標升級改造工程653.4公里,支管網鋪設入戶4.5萬戶,沙池、王套、紅旗三大水利泵站全面建成,有力保障汛期安瀾。
從金苑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到銅陵市郊區喜獲2023年度安徽省社會救助領域省級督查激勵;從榮獲全國“醫保好聲音”宣傳大賽縣區級一等獎,到第五屆長三角一體化古鎮發展大會舉辦地花落大通鎮……一幅幅畫面、一樁樁案例,都是厚植為民情懷、踐行實干擔當的最好展現。
信訪工作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既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又事關社會和諧穩定。銅陵市郊區大力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帶著感情、帶著責任開展信訪工作,堅決按照“三到位一處理”的總體要求,全面落實黨政領導接訪下訪和閱批群眾來信制度,全部化解中央、省信聯辦交辦的7件歷史積案,2023年群眾來訪人次同比下降15.45%,進京訪同比批次、人次均下降57.14%,責任單位滿意率、參評率等指標排名均為銅陵全市前列。
03
“駿馬”與“蝸?!?/span>
作風建設不是一日之功,必須持之以恒、久久為功,以制度保障常態化長效化。
如何加強制度保障?銅陵市郊區從獎先懲后、校準用人導向、有力有效督查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是注重獎先懲后。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敢擔當、有作為的干部就應該及時激勵,不擔當、不作為的干部就必須倒逼問責。
銅陵市郊區創新制定“駿馬獎”“蝸牛杯”認定辦法,將各鄉鎮辦、區直各單位在經濟運行、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等工作量化打分,每半年開展一次評選,先后24家單位榮獲“駿馬獎”、16家單位被評“蝸牛杯”,形成了正面典型和反面警示雙輪驅動,有力激勵了郊區黨員干部擔當作為、爭先進位。
其次是校準用人導向。用好一個干部,激勵一大片;用錯一個干部,打擊一大片。銅陵市郊區堅持“以實績論英雄,憑能力用干部”鮮明導向,創新開展“悅江先鋒”評比、公務員“擂臺比武”等活動,讓優秀者優先、能干者能上。
目前,評選出的7名“悅江先鋒”和10名優秀公務員,均在職務職級上給予提拔晉升,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好干部選出來、用起來。
最后是有力有效督查。督查是改進工作作風的有效措施,更是確保決策部署落到實處的重要手段。銅陵市郊區創新制定專項聯合督查機制,構建督查閉環鏈條,采用“一次說明、二次通報、三次問責”的分級督辦模式,倒逼干部樹立“早干快干,干就干成”的思想認識,助力干部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
在有力有效的督查下,銅陵市郊區已經順利推進G3銅陵長江公鐵大橋、G347、G330、天天高速等重大項目征收以及一批重點事項落地見效。
04
好干部是選出來的,也是管理出來的
堅持強作風、嚴作為,將嚴管與厚愛結合、激勵與約束并重,切實以組織對干部的擔當撐起干部對事業的擔當。銅陵市郊區探索了“三訪”活動、干部輕裝上陣、“八小時外”管理的做法。
扎實開展“三訪”活動是關鍵途徑。銅陵市郊區將干部回訪教育作為黨內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的重要抓手,對近年來新提拔、在關鍵崗位上的91名干部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切實以思想認識緊起來帶動作風建設嚴起來;開展為民為企服務大排查、大走訪、大接訪、大調處“四大行動”,制定“九要九不得”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嚴查“吃拿卡要”等違規違紀行為;邀請第三方機構開展明察暗訪,針對5人無故缺勤或做其他無關事項等行為進行全區通報,做到抓早抓小、動真碰硬,形成震懾效應。
推動干部輕裝上陣是重要一環。人無后顧憂,才能放手搏。銅陵市郊區堅決貫徹落實“三個區分開來”,6次在區委中心組理論學習會上領學容錯糾錯典型案例,制定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細則和容錯糾錯辦法,完善受處理處分干部重新使用的條件、標準和程序,讓受處理處分干部放下包袱。2023年,5名曾受過處理處分的干部得到進一步使用,站起來、再出發,用扎實的工作作風和成效重新贏得了認可。
加強“八小時外”管理是有效手段。好干部是選拔出來的,也是管理出來的。銅陵市郊區堅持以區管干部特別是鄉鎮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為重點,充分發揮黨內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作用,強化對全區318名干部的全方位管理,把行為與思想管理統一起來,把工作圈與社交圈管理銜接起來,把八小時內與八小時外管理貫通起來,做到干部日常監管即時化、動態化、全程化。精心組織開展“清風習來 家風助廉”家風家教主題活動,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親屬緊繃廉潔自律之弦,以弘揚好家風涵養好作風。
優良的作風是執行力、戰斗力,更是凝聚力、生產力。下一步,銅陵市郊區將錨定保持省考“第一梯隊”目標任務,以斗爭精神迎接挑戰,以奮進拼搏開辟未來,只爭朝夕、攻堅克難,不斷鞏固好向上向好的發展勢頭,奮力干出一個新郊區。
來源:決策雜志微信公眾號